其他的完全不能够产出。唯独说一些部落在打秋风的时候抢夺了财物在群英商会这里进行倾销才可能说多上不少。
可边关那等地方时常受到侵扰又有哪个大族会藏匿很多财富的本身也是穷得叮当响。
反倒是在放弃了西域草原这些地方的商贸往来之后群英商会在大明才叫是大肆敛财。
已经是很考虑百姓们的利益了可哪怕是微弱的利润在体量的情况下那也是无比巨大。
而且朱英的目标主要还是在有钱人的身上赚有钱人的钱那才叫赚钱嘛。
遍布各地的娱乐行业现在很多都被朱英进行收购。
自然不是以群英商会的名义而是重新建立的商会名头不同里子是一样的。
里面的人员基本上也是由原本的群英商会人员负责。
有了前世一些记忆的朱英没吃过猪肉总归是见过猪跑的一些娱乐业的手段应用进来吸金的速度超乎想象。
比起之前在西域过苦日子现在的群英商会仅仅只是一年的发展整体的体量就已经超过了曾经的数十倍上百倍。
麾下的地契占股的工厂还有各类商铺租聘房屋日常百货销售等等所有行业都在群英商会的涉及之中。
目前群英商会已然成了大明最大的纳税大户。
单单每年上缴的商业赋税折合宝钞有近千万之多。
要知道曾经朱元章每年都要印刷一两千贯宝钞来给军士官员发放军饷俸禄还要用来维持民生。
且可以说不断的透支朝廷信用。
现在不仅不需要了还有大量的结余。
离开玄甲卫的军营之后朱英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军备的问题。
目前在火器上由火药司不断研究。
但军备上朱英先前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过。
盔甲战靴这些似乎也该是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
朱英注意到目前的将士多数穿着的还是布鞋。
军靴于如今的大明并没有流行趋势。
靴子现在多是相当于奢侈品皮制在大明也算是昂贵的货物了。
哪怕是达官贵人一双皮制的靴子可能就是穿一辈子。
不是说天天穿平常肯定舍不得而是在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或者正装的时候才会穿上。
‘应该把皮靴的价格打下来。’
朱英这般想着便就给群英商会传达下一条指令那就是对皮毛进行大量收购。
皮毛的产地主要来自于牧场。
大明的牧场并不算多而且外边的皮毛其实在大明并不畅销因为大多数的百姓根本不需要。
当市场上货物稀有的时候价格自然就会高涨。
其实皮草的价格在大明之外的价格很普通只是经过长途运输又不怎么卖得出去的情况下就不怎么值钱了。
而送来大明来进行售卖的往往是比较珍贵的皮草往往这类价格也比较高。
普通的皮草运来也没太大意义这边没有市场。
在朱英的命令下商会由专人传信通行驿站的速度是极快的。
现在大明驿站其实都快变成群英商会的驿站了。
正常来说其实许多驿站并不会被大量长期的使用。
因为官员上任或者是传达紧急军情公文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
除非是战时于现在来说是用得很少。
在朱元章批准群英商会可以使用驿站后驿站的变化就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是人员编制上。
原本一个普通的驿站也就几十人的规模大一点几百人。
驿卒其实也是比较辛苦的不过这样的辛苦往往不会说天天如此一般忙个几天就会有歇息的日子。
可是自从群英商会加入之后驿站的业务就开始繁忙起来。
哪怕是极为偏僻的驿站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群英商会目前在大明内可谓是通行大半个大明。
除开一些很是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每日都有货物进行运输这也是京师城内能有这般多货物出现的缘故。
包括粮食行业的运输应对饥荒等等都是极为快速。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先前的驿站成员已经很难负担了。
那便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大规模的加人。
几十人便几百人几百人变几千人驿站的规模更是不断的建设扩大。
朱英深知物流的重要性所以每月都会从商会抽出一部分的钱财出来对所有的驿站进行一个津贴的补充。
现在的驿卒在俸禄这块已经不算是大头了津贴才是。
根据货物运输量的不同津贴自然也会有所差异越是大的驿站津贴也就越高这笔费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驿卒的补助还有是对驿站的修缮。
像是现在正阳驿也就是进入到正阳门这边的驿站是目前大明第一驿。
每天途径的货物数不胜数而驿站的人员已然有上万人之多驿站的规模更是可以当天容纳三万人便就是后边搭建的房屋就有上千间。
正阳驿的驿卒也是大明现在驿站人员中津贴最高的。
一个普通正阳驿驿卒每月可得宝钞加上在俸禄改革后所发放的基本已然在十二贯钞左右了。
是以现在的许多百姓更是想尽办法往正阳驿里钻。
每月十二贯宝钞啊这是什么概念。
哪怕是一些有品级的官员都没有这般高的俸禄吧。
辛苦是辛苦一点可这世道谁还怕辛苦呢又有做什么事情不辛苦的呢。
只要能赚钱说辛苦真的就太小儿科了。
再辛苦还能比得少徭役?
况且正阳驿这边的食堂在大量津贴的情况下可是肉菜管饱只管是敞开肚皮吃。
朝廷之上自然没什么感觉。
但是在百姓这边若说是正阳驿那就完全不同了。
而且只要家中有一人是正阳驿的驿卒家里的这些弟弟根本不愁娶不到媳妇。
自身更是要被媒婆踩破门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