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明的弓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弓弓力一百二十斤中等弓弓力八十至九十斤下等弓在六十斤左右。
而目前冲锋的六千明军精锐骑兵个个都是装备的上等弓。
按照精锐的标准这些骑兵平均身高在一米七八左右骑的是高头大马在倭人的眼中那便是巨人般的存在单单就冲锋的这一股威慑力足以让倭军胆寒。
倭人将领自然知道城门的重要性若是城门被夺取城内的士兵根本无法抵抗明军丰前城将会彻底的落败。
当下大量倭军涌在城门要以血肉之躯抵挡明军的进攻。
好在城门不过两丈宽若是直接对冲的话顶多只能有四五名骑兵齐齐冲来倭军加上木盾以防备明军的冲锋。
明军鼓点顿时由大开大合改为密集的鼓点。
在这种冲锋的情况下骑兵不可能回头看旗帜呐喊也是没用的操控骑兵阵型的自然就是鼓声。
随着密集的鼓点响起所有的明军骑兵开始弯弓搭箭一波骑兵冲到城门前射上一轮后便左右分开。
而后便是第二波第三波。
密密麻麻的箭失不断如雨点般不断涌向城门之中即便是倭军有木盾抵挡但总会有不少的倭人士兵被射中倒地。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丰前城的城门口已然有上千的士兵被射死。
不过骑兵这边也已经力竭城墙上倭兵也在不断的射箭虽然无法给披甲的明军精锐造成什么伤亡但也是影响很大。
当骑兵开始撤走之后就是新一轮的火炮上压。
避开城门口的倭人士兵。
紧接着再是刀盾手前面推进后排将士长矛林立尾随其后。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如果不是平原战尤其是攻城战便就是以胶着的状态为主。
强行攻城的事情对于正规军来说一般都是很少见的这相当于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员伤亡。
因为城门的限制便就导致不管有多少的大军真正能够进攻的只能是城门前的那一波。
而在城门前作战城墙上的防守士兵的射箭会带来极大的伤亡。
这也是朱棣朱棡不断的使用轮番上场的战术以最小的伤亡博取夺得城门的机会。
大炮是无法连续使用的在每次炮击之后必须要进行一个冷却清理的过程。
否则连续使用不仅会降低火炮的使用次数还会有炸膛的危险。
“应该差不多了。”
骑在马上的朱棡看着前面经过四五轮进攻后疲惫的将士们便就开口说道。
距离攻城到现在已然是过了两个多时辰后边的辅兵饭食差不多要做好了。
便就已经到了就食的时候。
随着鸣鼓收兵大量的将士如潮水般褪去于丰收城外五里地开始歇息。
在战兵们攻打城池的时候辅兵便就是在后方安营扎寨准备伙食。
这般高强度的作战士兵们已经极为疲惫由未参战保存体力的士兵值守余下的士兵进行歇息。
毕竟从人数上来说丰收城的士兵也有十万众一鼓作气攻下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等就食之后再歇息小半个时辰下午便就第二轮的攻城。
而在这个歇息的时间段也是明军伤兵开始被进行救治的时候。
按照最新的军队比例每一名百户的麾下必须要有三名随军大夫。
这些大夫对于外伤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快速的帮助士兵处理伤口增加存活的几率。
一上午的攻城明军的伤兵大概在一千多人死亡人数不过百。
而倭兵那边伤亡至少是在二千往上。
这对于明军来说可谓是士气如虹了。
听上去好像并没有那种直接推倒的感觉实际上这在众多攻城的桉例中已然是非常之难得了。
这且是有火炮的压迫之下才会出现的战果。
冷兵器时代的攻城和后世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攻城的难度完全是以几何倍数往上涨的。
像是元末之时大明还未立国的时候朱文正两万士兵守洪都陈友谅号称是六十万大军围困洪都足足在八十五天的时间里也没能把洪都给打下来。
要知道陈友谅的手中可也不缺乏火器。
从军备上来说陈友谅可算是比朱元章有钱太多大量的火炮不断轰击比之现在打倭国城池的火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连番轰上半个时辰都不带歇息的。
但即便是这样也没能打下洪都。
却也不是朱文正太强。
蒙古大军够厉害了吧南宋都已经什么样了可打襄阳城那也是围城耗费了六年之久。
而钓鱼城前后更是拉锯战打了三十六年之久。
可谓是足足把城里刚出生的婴儿一直打到经历了半辈子战事的中年。
即使是朱元章带着徐达常遇春还有包括大量明初大将这样的超级豪华阵容去围攻已经穷途末路张士诚的老巢苏州那也是满打满算打了十个月这才拿下。
是以在历史上如果李景隆没有给朱棣开城门以南京城作为京都的情况别说守个一年半载便是三五年的朱棣也不见得能够打进城去。
在中原王朝那边的攻城还就不是短短几十天或者一两个月就能搞定的。
单说准备就是按三个月开始算。
不过倭国这边的情况自有不同。
朱棣和朱棡也是经过深深的谋算之后才决定攻城。
首先是士气的问题。
因为现在的倭国的天皇已经投降了那么在倭兵看来反正已经投降守城的士气自然不会很高。
其次就是倭国的城墙并没有中原地区那般高坚比较低矮。
再便是有火炮的辅助完全可以压着倭兵来打属于降维打击。
这才是朱棣和朱棡的底气所在。
若是没有火炮那根本就不用考虑攻城的事情了。
单单攻城工事就会拖到京师的谕旨抵达了。
按照现在的时间推算留给朱棣和朱棡的时间也不算多若是十五天之内还不能攻下丰前城也就只能是作罢了。
在接下来的十多天里便就是以如此的连忙不断的进攻方式不断磨损倭国城门还有击杀倭国士兵。
直到第十二天情况才发生改变。